恩吉拉 | 这几种“坏行为“都是宝宝在变聪明,请爸妈不要错怪他!

图片来源:站酷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天使宝宝开始发生了一些改变。你会越发觉得他们好像开始变坏了!
他们似乎开始会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他们开始吃手,开始自言自语,开始乱丢东西。
再长大一点,他们会闹脾气、摔东西……其实别误会!这些看似不好的东西可能都是宝宝成长的信号哦!

图片来源:站酷网
这些“坏习惯”其实是“大发展”!
刚出生~1岁:吃手指
4个月~2岁:到处捡东西吃
5个月~1岁:用手抓饭
5个月~1岁:爱尖叫
6个月~1岁:爱玩卫生纸卷
6个月~3岁:依恋与恋物
6个月:怕生
7个月:咬牙发狠
1岁~2岁:“乐此不疲”的搬运工
01
10个月内吃手并不是坏习惯。
吃手,几乎是全世界宝宝的「共同爱好」,而爸爸妈妈们一提起宝宝吃手,就担心得很:

图片来源:站酷网
比如:
宝宝在吮吸的同时产生了很多口水,停留在皮肤上,不及时处理就容易出现口水疹;
出牙期宝宝吮吸手,就很可能影响牙齿的排列;
长期吃手还可能导致上颌骨的发育畸形,严重影响宝宝的颜值。
细心的家长还会发现,宝宝在饿了、困了,去到陌生的地方、见到生人而觉得紧张不安的时候,或者是半夜醒来尝试再次入睡的时候,吃手的频率和力度都会增加,这是宝宝想要通过吃手来自我安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你的宝宝开始长牙了哦!宝宝的牙床有点不舒适,甚至慢慢会痒、疼。
吃手可以减缓自己牙床的不适感,所以这个时期宝宝吃手的现象”几近疯狂“。
还有就是认识世界的行为。妈妈们可不用过于惊讶。宝宝最先可以控制和准确感知的,是自己的嘴巴和舌头。

图片来源:站酷网
所以他们喜欢通过用嘴巴的吮吸来了解事物其实无可厚非。这是他们认识外界的一种“学习”行为,可以刺激大脑发育
妈妈应该怎样应对:
对大多数宝宝来说,通常到5岁时这个习惯就会逐渐消退。所以现在强硬地制止宝宝吮手,会给宝宝心理上造成阴影,长大后容易焦虑、发脾气。
小宝宝吃手并非不良习惯,除非宝宝吃手的持续时间过长,吸吮力度非常大,让宝宝手指皮肤皲裂,并可能影响宝宝的嘴型或牙齿整齐时,才有必要进行干预。
① 1岁以内,不必多加干涉
吮吸手指是正常的反应(严肃脸),有一些婴儿甚至在出生以前就吮吸手指了,这种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正常的觅食反射和吮吸反射的一种表现。

图片来源:站酷网
0-1岁的宝宝确实有吮吸的需求,吮吸能带给他们安定的感觉,同时也是手眼协调能力的锻炼呢。
在卫生干净的前提下,让宝宝随便吃:妈妈们可以把宝宝的指甲剪好、磨平,小手常洗干净,让Ta随便吮吸手指。
多让宝宝做一些用手的动作:如抓握、玩手铃等,促进宝宝的动作发育,也会减少吃手的机会。
宝宝清醒时,多到户外活动,看看周围的环境,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宝宝也会减少吃手的机会。
让他们认知更多的事物,开发他们的大脑。宝宝熟睡后,将手指拿出来,避免长期吮吸手指导致牙齿咬合不良。
② 3岁以后依然对吃手指痴迷,坚决制止

图片来源:站酷网
多陪伴宝宝,给宝宝更多的心理安全感;
多赞美宝宝,少批评,减少心理焦虑;
多让宝宝做运用手指的活动,转移宝宝注意力;
严重的,可以咨询医生,采取心理治疗或行为矫正。
小恩提醒大家:吃手是满足宝宝需求的一种方式。阻止宝宝继续吃手的核心策略,是与孩子一起,一步步优化其情绪应对机制,用孩子能接受的、更先进的方法来替换掉老的方法。
02
捡起东西就往嘴里送,这是宝宝典型的口腔敏感期。

口腔敏感期:用口进行的味觉、触觉过程。用口感觉食物、认识食物,不断练习使用牙齿、使用舌头。从出生不久持续到1岁多一点,在这个期间无论大人怎么阻止,小宝宝总喜欢把手放进嘴里并且吃的津津有味。
其实宝宝到处捡东西吃是处于口腔敏感期。小婴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于所有的一切都是很陌生的,他们会用嘴来探索世界,不管拿到什么东西都想要放到嘴巴里面,通过吮、舔、咬等方式来感知物体的味道、质地、性状等,这样他就会觉得对于这个世界又熟悉了一点。
一般来说,口腔敏感期应该在2岁前完成。在此之前,强行阻止宝宝的口腔探索活动,可能引发以后的补偿性反应。
很多大孩子喜欢咬指甲、甚至是爱咬人,就可能与此有关。甚至有些补偿行为可能持续到成年后。
妈妈应该怎样应对:
在宝宝想把脏东西塞进嘴里前,给他换上干净的物品。如果宝宝见到什么就咬什么,妈妈可以将水果切成长条形,让宝宝去抓咬。

图片来源:站酷网
口腔敏感期是婴儿发育的必不可少的阶段,所以家长不需要干预,只需要让孩子的手保持清洁。
帮助孩子多准备些不同质地的、干净的物品,满足他们“咬”的需求。如果大人在这个时期过度保护,可能会导致口腔敏感期推迟。
儿童无意中用口、用牙齿认识事物,和人有意使用牙齿攻击有着本质的区别。儿童长牙时使用牙,舌头发育时使用舌头,这是1岁左右孩子的特点。很多孩子在2岁左右开始“咬”人。
03
独霸东西,分清“你我”,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孩子在18个月的时候开始形成强烈的“自我”,可以却分你和我之间的概念了。
所以这个时候的他们开始喜欢把东西紧紧地“守护”着。这也就是为什么看上去他们总是那么霸道地把东西占为己有,一点也不愿意分享。

图片来源:站酷网
妈妈应该怎样应对:
爸妈应该给孩子适当的引导,在分辨好“我的”和“你的”的同时,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不要随便拿。同时也要适当学会分享。
04
爱发脾气,倔得像头牛。
宝宝一岁多的时候时候,开始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好像一夜之间,你们家的那个小不点居然会发脾气了!
有些妈妈会觉得孩子“学坏”了,实际上并没有。孩子开始变得爱发脾气,倔得像头牛是因为他们进入了“成长叛逆期”。当你发现自己的宝宝出现这样的现象的时候,你应该默默感到开心呢!
因为凡是强烈抗议反抗的孩子,长大之后更可能成为坚毅而独立的人哦。
图片来源:站酷网
而“乖乖宝”的温顺小绵羊长大之后更趋向于“优柔寡断”,反而并不是一件好事哦!
当你觉得孩子“变坏”了,千万不要急着为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这可能都是宝宝长大和变聪明的标志呢!
来源:综合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