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奶睡、睡不踏实,影响宝宝智力发育!优质睡眠需做好这几点
现在很多80、90后父母都有“晚睡综合症”,不知不觉中,这种习惯也慢慢地渗入了孩子的生活中。
对此,家长们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足够的睡眠是孩子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之一。
晚睡给孩子带来潜在危害,是家长所无法想象的。一大堆的科学家都已经发现,睡眠会影响孩子的心血管健康、大脑、学习以及行为模式。

晚睡的危害
晚睡影响孩子身高
遗传学家们称,身高70%和遗传有关,30%是后天影响。而在这30%中,睡眠就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睡眠的时候能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和内脏的生长发育,但生长激素白天分泌较少,夜晚睡眠时分泌才多。
研究表明,21:00-凌晨1:00是生长激素分泌高峰,这时候宝宝还没睡,就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到身高,而恰恰2岁前和青春期是长高的黄金时段。
晚睡影响孩子智力
英国伦敦大学研究人员曾经通过实验发现,每晚在不同时间入睡对女孩的影响比男孩大,尤其在孩子3岁的时候,那些没有规律睡眠时间或者睡觉时间晚于21点的小孩在阅读、数学和空间技能测试中,得分低于有严格睡觉时间的孩子。
美国斯坦福研究院也对8000名儿童进行过类似实验。结果发现,孩子在4岁时有良好睡眠习惯且每晚睡眠时间达11小时,他们的智力测试成绩往往很高。科学家解释,缺乏固定的生活习惯可能导致生物钟的混乱或者失眠,这将会损害儿童大脑的发展,影响他们的记忆力和学习新信息的能力。

晚睡容易导致孩子肥胖
一般我们吃得足够多时,我们的脂肪细胞会产生瘦素,它能向大脑发出停止饮食的信号。
当睡眠不足时,哪怕只是一晚上,人体内的胃饥饿素就会增加,并抑制瘦素的分泌。因此,那些得不到睡眠的孩子更容易肥胖。
另外,孩子休息不足,精神不济,就更倾向于坐着不动,缺少运动,只会让身体更加不健康。
晚睡的孩子经常感冒
在睡眠阶段,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会产生叫做细胞因子的蛋白质,我们的身体依赖这些蛋白质来打败感染、疾病和压力。
它同样也帮助我们的身体得到休息,使得我们的身体能有能力进行自我治愈。睡眠缺乏会影响这些细胞因子的数量,影响免疫系统,从而增加患感冒和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
从上面可以看出,晚睡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是无法想象的。我们再看下面一副表格:

上图中显示,学龄儿童前儿童应该保证10~13小时睡眠,学龄儿童应该每天保证有9~11小时的睡眠。
因此,孩子最佳的睡觉时间是晚上8点半,最迟不能超过9点。早上起床的时间最好是7点以后。
需要注意的是,上表中的“睡眠时长”只是个参考数据,并不是一定要睡到刚刚好。只要宝宝精神好发育好,多一点少一点没关系的。

哪些迹象表明孩子睡眠不足?
大部分孩子需要很多睡眠。睡眠专家Jodi Mindell,《Sleeping Through the Night》的作者表示,如果孩子的睡眠习惯不好,或者不到晚上11点不想睡觉,他们的父母可能认为孩子就是不需要那么多睡眠。但这种想法很可能是不对的,这些孩子事实上就是睡眠不足。你可以问问自己下面的这些问题,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睡眠不足呢?
你的孩子每次上车就会睡觉吗?
大部分的早上都需要你叫醒孩子?
你的孩子是否在白天易发怒、脾气暴躁或过度疲劳?
有的晚上,你的孩子会睡得比平时早很多吗?
如果以上问题的任何一条回答“是”,你的孩子就可能是睡眠不足的。
很多妈妈抱怨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到了晚上,孩子怎么也不愿意上床睡觉。那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会自动发展形成,必须依赖大人为他们养成。

睡太晚怎么调回来
那些白天哈欠连天,精神萎靡,一到晚上就活力四射的娃,可得好好“整治”一下。
柚子这里有些成熟的小建议:
盯牢宝宝的“困点”
对于很多妈妈来说,晚上七、八点正是想刷剧、想聊天的好时候,根本静不下来。
注意,一定要克制自己,先把娃哄睡再玩也不迟,总好过一个晚上跟宝宝纠缠。所以一旦发现宝宝揉眼睛、目光呆滞、话和活动都变少、打哈欠等犯困信号,就马上给娃哄睡吧!
建立良好的睡前程序
对小宝宝来说,睡前程序可以是沐浴、一段温柔的抚触,也可以是一首熟悉的摇篮曲。妈妈还可以和娃玩一些不那么激烈的亲子游戏,读读温馨的绘本,一起躺在床上说点悄悄话。
从小给宝宝建立良好的睡前程序,能帮助宝宝尽早实现自主入睡。
培养睡眠需求
还有些宝宝晚睡,是因为他们白天一直被抱着,体能没怎么消耗。
建议当娃白天清醒时,家长们要带宝宝充分活动,充分“放电”。
比如小宝宝,可以让他们多趴、多爬。玩得嗨了,电耗光了,自然就睡得好了。(注意黄昏后就别玩太嗨了)。
而大一点的宝宝呢,可以更多地参与户外活动。玩大球、骑小车、跑跑跳跳。

宝宝怎么都睡不踏实?
是怎么回事?
最常见的原因:胀气
这是小月龄的宝宝睡不好最常见的一个原因了,当初大宝好几次在半夜突然哭闹起来,检查了温度、尿布,还喂了奶,哄了又哄都没办法止住他的哭闹,折腾了好几个晚上才发现……原来是胀气了。
婴儿的肠道发育还太成熟,很容易受到胀气影响,尤其是 3 个月以内的宝宝,也有一些会持续到 6 个月。
如果宝宝睡不踏实,除了拉了、尿了,爸妈们还要考虑可能是胀气了,试试这些方法帮宝宝排气。
1. 按摩、拍嗝、排气
(1)「I Love U」

这个是柚子最常用的方式,大宝半夜醒来,如果肚子拍起来很响,就给他这样按摩,把屁放出来,很快就能安静下来,后半夜也能睡得比较安稳。
(2)吃完奶后多拍嗝
每次喂完奶后,及时帮宝宝拍嗝,也能有效减少胀气。

刚开始养孩子的时候,每次喂着奶,他就睡着了,没办法及时拍嗝,经常就被胀气弄醒了。
后来柚子学聪明了,看见大宝吮吸速度明显变慢,但还没睡着,就及时给他拍嗝,也尽量不让大宝吃的时候就睡着,而是吃完玩一会儿再睡,被胀气弄醒的情况也少了一些。
虽然及时拍嗝很有必要,但如果实在拍不出来,也不用太执着,试过几种拍嗝姿势都不行的话,该停就停吧。
(3)排气
怀疑宝宝胀气,除了「I Love U」按摩,还可以试试用“飞机抱”“蹬自行车”帮他排气。
飞机抱这么做

蹬自行车这么做

2. 尝试药物缓解
如果宝宝经常胀气,也比较严重,上面的方法也没什么用,也可以咨询医生要不要用西甲硅油之类的药物。
3. 注意妈妈的饮食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还要注意排查饮食,像奶制品、豆制品、过多的糖这类容易引起胀气、过敏反应的食物,如果妈妈吃多了,宝宝就反应可能会比较大,那就适当少吃点。
4. 多让宝宝趴着玩
柚子之前就讲过,多让宝宝趴着活动,可以预防偏头、锻炼颈部、背部肌肉,给学习爬行打基础,不止如此,趴着玩还能缓解胀气、腹痛。
有些爸妈还发现宝宝趴着睡会比较踏实,这可能是因为趴睡姿势缓解了宝宝肚子的不舒服。
但是,出于睡眠安全的考虑,趴睡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所以柚子建议睡觉的时候还是让宝宝仰卧睡,醒着的时候让宝宝适当多趴着玩。

其他肠胃不适
除了胀气之外,其他一些肠胃不适也会让小宝宝睡不好。
1. 吃太饱
大人都有吃撑了睡不着的情况,小宝宝也是一样的啊。
给宝宝吃东西要注意量,尤其添加了辅食的宝宝,不要吃得太饱就立即就睡。如果宝宝前半夜突然醒得多了,更要留意有没有这方面原因。
2. 便秘
宝宝添加辅食之后,会比较容易发生便秘。这种情况下,宝宝也容易翻来覆去睡得不踏实。
3. 过敏、胃食管反流
一些宝宝有过敏、胃食管反流等情况,睡眠也容易受到干扰,表现出来的也是睡得不踏实。

宝宝的特殊睡眠发育阶段
我的孩子以前也有过确认了不是胀气、胃肠不适,也没有生病,但还是睡不安稳的情况。有时他会睡着睡着突然扭动一下,有时候闭着眼,有时候睁着眼,时常因为这一动直接把自己弄醒……
这可能是因为宝宝正好处于活动性睡眠状态或睡眠周期转换的时候。
婴儿早期的活动性睡眠比例高达 50%,这个阶段身体会比较活跃,容易出现哼唧、动来动去的现象。
柚子以前碰上这种情况,就直接去宝宝抱起来哄,本来没醒被我一抱也醒了,哄睡又要好一会儿,了解了才知道,这样做反而会干扰宝宝正在进行或者本可以继续的睡眠。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见怪不怪”,不要过度干预。宝宝只是哼唧两声,或是扭动两下,很多时候他是能自己继续睡的。
随着宝宝的成长,活动性睡眠的比例下降,宝宝也就睡得更踏实了。

大宝宝睡不安稳,可能是这些原因
上面那些原因,在小月龄的宝宝(0~3 个月)中比较常见,下面是大一些的宝宝更常的原因。
1. 正在经历大动作发育
很多宝宝在 4 个月左右学翻身的时候,容易出现睡不踏实的情况。因为宝宝不管醒着还是睡着都想翻,有时就会因为翻身把自己弄醒了。
这个阶段,柚子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等着吧,白天多让宝宝练习,等他学会了、适应了,慢慢就不会因为翻身睡不安稳了。
2. 睡前太兴奋
如果睡前过于兴奋,宝宝也容易睡得不踏实。
平时要规律作息,到了睡觉时间,就及时把娃带到卧室,在温馨舒适的睡眠环境中哄睡他。
3. 分离焦虑
妈妈开始上班等原因造成的分离焦虑,也是宝宝睡得不踏实、老醒的一个原因。
这个时候要注意给宝宝高质量的陪伴,然后尽量跟宝宝同时睡,告诉宝宝,他睡觉的时候爸爸妈妈也在屋子里,没有走,宝宝可以安心休息。(不要觉得宝宝听不懂哦~)
4. 不良睡眠习惯
这个问题就比较多了,在宝宝 4~6 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培养他的睡眠习惯,如果没有及时引导培养,造成宝宝养成抱睡、奶睡这些不良睡眠习惯,也会造成宝宝晚上睡不好,总是醒。

常言说“早睡早起身体好”,健康的睡眠可以强有力地调整儿童的情绪、表现、行为以及个性,所以爸爸妈妈都带着自家孩子早点睡吧,好习惯是受益终生的,这可是任何钱财都换不来的哦。
关注公众号:爱幼科学说,并在后台回复“节目”即可免费领取爱幼科学说全套节目【高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