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攒肚还是便秘?一分钟教你快速区分!

文 / 怪兽辣妈
2019-03-24 17:06

宝宝便便问题,也是个大问题!

最近,经常有宝妈在后台提问:小编,我家宝宝不拉大便,便秘好几天了,怎么办呀?

小编能感受到妈妈面对不拉便便的宝宝时,满满的焦虑感。其实,宝宝不拉便便,除了是便秘,那还有可能是攒肚。

可很多妈妈并不知道什么是攒肚,因此常常把它误认为是宝宝便秘。其实,二者有区别,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便秘和攒肚有什么不同?

便便的形状

攒肚:宝宝只是便便的次数减少,但便便的性状依然是稀糊状,宝宝排便时不费劲;

便秘:宝宝的便便比较干、硬,所以排便时会比较费劲,有时候能把脸憋红。

精神的状态

攒肚:宝宝的精神状态、食量、睡眠等一切表现都如常;

便秘:宝宝可能还会出现睡眠不稳、便便时容易哭闹、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发生时间

攒肚:只发生在宝宝2~6个月;

便秘: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

治疗方案

攒肚:不需要特殊治疗,但也可以尝试给宝宝按摩。

便秘:可尝试按摩、食疗,或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塞露,不建议自己使用(开塞露刺激性较强,容易导致依赖)

攒肚的家庭治疗方法

总的来说,只要宝宝排便不干结、不难受,精神状态好,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攒肚了,妈妈无需太过担心。

1、定时把大便

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宝宝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增加奶量。

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4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4、刺激肛门排便。

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油质外用药(如金霉素软膏)涂在宝宝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

便秘的治疗方法

● 宝宝很容易得便秘,很多家长都找不到原因对症下药,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四点:

✦ 吃辅食不适应导致便秘;

✦ 缺乏良好的排便习惯;

✦ 受精神因素的影响;

✦ 肠道功能失常的原因。

具体如何治疗呢?妈妈们可参见下列三个方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