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路早晚,与智商有关?其中"奥秘"可不止这么简单
前两天吃完晚饭后,婆婆带着小儿子出门玩,每天晚上的这个时候是婆孙两最高兴的时候,因为一到夏天,小区里乘凉的都是老人带着孩子,所以孩子们可能在一起玩耍,老人们也能一起坐着唠唠嗑,可以说是一天当中最放松的时候。

婆婆带孩子出门回来以后,就拉着我非常诧异的告诉我:"你知道吗,王老太太的孙子才9个月大,都已经会走了,一看就知道是个聪明孩子,长大以后肯定了不得",然后拉着我又对比了一下小区里其余的几个还在会走路的时间,一会说这家孩子肯定聪明,一会又说那家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但是孩子学会走路时间的早晚,真的能够暗示孩子智商的高低吗?

孩子学会走路时间的早晚,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孩子的协调能力
人在行走的过程中,需要身体的协作完成,比如需要腿、脚以及手臂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行走的动作,但有的孩子因为体质的原因,导致身体协调能力发育比较差或者比较晚,因此走路的时间自然也会往后推迟。

如果硬要说孩子学会走路时间的早晚与智商有关的话,那么可能只有这一点还有点联系。众所周知,孩子的协调能力确实和孩子的大脑发育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并没有存在什么必要的直接联系,也不能说协调能力差的孩子智商就低。
孩子腿部肌肉的发育
想要孩子直立行走,最关键的就是孩子的腿部力量足够能支撑起孩子的身体才行,也就是说只有当腿部的肌肉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才有能力直立行走。

所以有的孩子学会走路比较早,绝大多数的原因还是因为孩子的腿部肌肉发育情况比较好,四肢协调且有力,如果孩子的腿部力量发育能力比较差,那孩子最主要的行动方式还是要靠爬行为主,此时家长也不需要太过着急,因为爬行过程有助于锻炼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腿部肌肉。

孩子的性格
性格也是影响孩子学会行走早晚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有的孩子天生性格文静、腼腆、不好动,总是喜欢自己安静的待着,不经常动当然学会走路的时间肯定会晚,但是有些孩子的性格就不一样了,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更喜欢表现自己,所以只要稍稍借力孩子就想马上站起来走路,因此一般这样的孩子学会走路时间都会比较早。

所以家长还是要正视孩子学习走路这件事情,家长间千万不能有攀比的心态,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一件着急不得的事情,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陪着孩子,让孩子慢慢长大,这对于孩子来说才是真正幸福的事情。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是什么时候学会走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