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婴儿指挥交通的“最美女警” ——两路口大队民警肖伟
肖伟,女,汉族,1974年出生,重庆巴南区人,中共党员,1995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渝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两路口大队民警,三级高级警长。从警24年来,荣立三等功1次、嘉奖6次,获评分局优秀共产党员1次,2019年5月获评第83期“重庆好人”。

一次偶然的求助,一次无心的善举,使她成为网友口中最美女警,这看起来是种偶然,实则是她用千百次温情执法汇成的必然,她用责任和担当撑起群众的嘱托和信任,她就是渝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两路口大队交巡警肖伟。
缘起:一次无心的善举走红网络
4月11日8时许,早高峰时段,两路口环道飞来寺路口,一位外地男驾驶员抱着一婴儿哭着找到正在执勤的肖伟,称自己妻子突发疾病需要送医,15天大的婴儿没人照看,希望民警帮帮他。面对群众的求助和信任,肖伟没有犹豫,毅然一把接过婴儿,一手抱着婴儿,一手指挥交通,成为马路上一道奇特而又暖心的风景。

这一抱,群众信赖没有辜负:妻子得到及时急救,婴儿也得到很好的照顾。
这一抱,肩上重责没有推脱:车流如织的早高峰中,交通秩序依然井然有序。
这一抱,也让肖伟“火”了。她“抱婴儿指挥交通”的新闻及背后暖心故事,陆续登上全国各大媒体,相关新闻累计总阅读量1230万、评论2000余条、网民点赞28.8万……
“这是最让人安心的怀抱!”“民警真暖心”“警察是人民最信任的人”成为网评主旋律,中央、市级等各大媒体宣传报道60余篇次,相关关键词也成为一时网络热搜榜单。《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人民警察的担当,是我们安心生活的保障》,称赞“肖伟也没有辜负人民信赖,虽有职责在身,但遇到群众求助,义不容辞,加以权变,抱着婴儿上岗,两不耽误。”渝中区区委宣传部对肖伟暖心之举及先进事迹全区通报表扬,2019年5月肖伟获评第83期“重庆好人”。
“其实这就是我们交巡警勤务工作中一项常态职责,我只是凭着本能和职责担当做了一件小事,没想到会牵动这么多人的心,大概是因为生命无小事吧!我想换成其他民警,那一刻,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这毋庸置疑。” 走红网络,肖伟有些始料不及。
在肖伟眼里这只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小事;但在求助群众的眼中,肖伟成为他全家的恩人;在网友眼中,肖伟成为“最美女警”;而在同事、朋友和亲人眼里,肖伟面对群众危急时刻的这一抱,则是种必然。
偶然:千百次温情执法汇成的必然
肖伟的主战场在几平米大的执法室里,是单位的窗口部门,承担着处理交通违法、暂扣(扣留)证照和拖移车辆管理、执法档案整理、执法台帐建立维护等多项工作。除此之外,肖伟还承担一项固定的外勤任务,每周的早晚高峰勤务。
在大队领导和同事的眼里,肖伟是个温暖的人,温情执法是她的标志。大队副大队长谭祥荣是肖伟的同事,2017年12月,他和肖伟一起调入两路口大队工作,虽然只有1年多,不过他真切感受到肖伟在工作中细心和温暖。“她在单位对同事们很关心,让人感觉十分温暖,她经常会在群里提醒大家,明天下雨,出勤的同事记得带雨衣,再忙也别忘了吃饭等等。”谭祥荣说,肖伟所在的执法室正对队部大门,夏天一看到执勤民警回来一身汗,她就会主动关心一句“辛苦”,递上一瓶水,送上一瓶藿香正气液,提醒不要中暑。下雨天同事淋了雨沾了泥,她也会主动递毛巾。
对待同事如此,对待群众更是如此。肖伟的办公时间是上午9点到12点,下午14点到18点。不过由于人多耗时,通常来办事的群众无法全部在办公时间内处理完,为了不让群众过多等待,肖伟一般都会加班延时办理。所以通常情况下,中午,她是队里最后一个去食堂吃饭的人。晚上,她又是最后一个下班的人。
这种温情,在办公室工作如此,在外执勤依然。2019年3月初,在两路口大队飞来寺路口,正在执勤的肖伟观察到有位年轻母亲,怀抱着孩子站在路边。“不要横穿马路哦!”肖伟朝她大喊,对方不动,反而朝她招手。“我孩子1岁多,被鱼刺卡住几个小时了,遭不住了。医生说需要到儿童医院礼嘉分部去治疗,可我打不到车。”肖伟得知情况后,迅速带着她走到文化宫大门,正好看到有两个女生拦到一辆出租车,于是肖伟立即飞奔了过去,向对方说明情况。对方一口就答应让车,这位妈妈抱着孩子坐上了车。随后肖伟马上报告指挥中心,为这辆“救命的士”开通了绿色救护通道。“其实母子俩离开后,我心里还一直牵挂着。”肖伟说,当时她还特别关注让车的两位女生,见她们10分钟后又打到车了,顿时才觉得放松了下来。

2017年8月一个傍晚,晚高峰刚过,肖伟执勤结束后正打算跟同事们用餐,一位妈妈抱着5岁左右的儿子说,孩子在家打破温度计,误食了水银,需要到市儿童医院救治,可怎么都打不到车,很是焦急。得知情况后,肖伟顾不上已经备好的晚餐,立即开着警车,仅仅用了7分钟,就将母子俩安全送抵医院,孩子得到及时治疗,转危为安。还有一次,2016年一个夜晚,一对年轻夫妻因情感问题,在车上发生激烈争吵,丈夫一气之下将妻子丢在嘉华大桥,自己驾车扬长而去。妻子一个人站在桥上哭,似有轻生举动。民警发现后,将她带到肖伟执勤的窗口服务岗。肖伟主动靠近对方,端一杯水,递上一张纸巾,像朋友一样聊天,倾听她的委屈,缓解其受伤的糟糕情绪。感受到大姐姐般地关怀,让女生平静了很多,并敞开心扉开始跟她交流,慢慢地女生的情绪得到了平复。
肖伟温情执法的故事数不胜数,在10年的交巡警岗位上,面对走失老人儿童,她是“看护人”;遇到情绪激动的驾驶员,她是“调解员”;碰上情感纠纷的年轻女生,她是“知心姐姐”;见到怀抱重病孩子的母亲,她是“救护员”。
在谭祥荣和同事们看来,此次碰到路先生的求助是种偶然,而她毫不犹豫把婴儿接在怀里,抱婴儿指挥交通,这种加以权变,救助群众且不脱岗位的行为却是千百次温情执法汇成的必然,一种内植于心的必然。
肖伟心里清楚,帮助群众处理的事情,对每一位普通群众来说,却都是他们的大事。也正是她这一次次看似普通的小行动,一直给人们传递着爱和温暖的力量。
荣耀:用责任和担当撑起群众的信任
危急时刻,人民警察成为群众最信赖的人,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也要用责任和担当,撑起这份信任。对于肖伟而言,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一直以来她最大的荣耀也在于此。
肖伟的爷爷是为老党员,肖伟从小就萌生了对党的敬仰和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志向。1991年,肖伟以高分考取了重庆电子工业学院,成为了我市研究计算机技术的首批人才储备。1995年6月,在电子工业学院毕业时,得知全市正公招公务员,肖伟踊跃报名,以计算机专业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进入重庆市公安局二处秘书科,开启了自己的从警生涯。从警以来,肖伟先后在原市公安局经保处、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渝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工作,工作内容历史经办公室文秘、案件内勤、交通执法等工作。工作地点换了一处又一次,工作内容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肖伟从来没有埋怨半句,而是把责任扛在肩上,于无声处见情怀,于细微处见担当。2009年,肖伟成为一名交巡警,她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勤于学习,善于钻研,除本身专业知识外,她在办公室文秘、案件流转、巡逻防控、交通管理等方面也刻苦钻研,每到一处,她都不骄不躁,虚心向其他同志学习,很快都成为本单位的行家里手,努力创造出了一流的工作业绩。

工作之初,由于交通违章扣12分的“一般程序”,处理情况比较复杂,刚开始接触,肖伟也傻了眼。后来她经过思考,一改原来“口传心授”的模式,主动把相关的程序要求列表,细心地将各个步骤、注意事项整理出来,制成一份2000余字的“一般程序”办案流程。这也为今后大队民警处理此类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指导。如今,在经手了170多份一般程序的档案生成和归档整理后,肖伟还在继续往蓝本文件上添加工作注意事项,她保持着学习无止境的干劲,始终在默默奉献、刻苦钻研中实现自我价值、升华人生。10年来,上万次的窗口服务、上千次的高峰勤务,已经让肖伟练就了“一身本领”:撤除交通事故、纠正违法车辆、指挥疏通交通、帮扶受困群众……
“真正让我高兴的是,在人民群众受困时,得到了他们的信赖,同时我能撑起这份信任。”肖伟说,这种群众对人民警察的信赖感,比任何荣誉都来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