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盯着传家宝,突然大哭,最后竟救了他的性命

旧时,有个无名村落,背靠大海,生活着十几户人家,祖上因躲避战乱隐居于此,靠打渔为生,海上天气无常,时而平静时而狂暴,村民就修了一座海神庙,建成当夜,电闪雷鸣,村民目睹,有一道巨闪落在村头。次日一早,瞧见村口那块巨石,正面光滑可鉴,反面则有一道蜿蜒的红色裂纹,颇似龙体,于是起名为鉴龙石。
后来,村民又发现,清晨若此石正面有一层雾汽,则说明这天海上有风雨,不宜出行,如果能清清楚楚地照出人影,则预示着该日天气不错,可以劳作,村民都道这是海神保佑,天赐神石。
多年后,忽一日,被镇上的富户刘二保得知鉴龙石,当晚还做一个怪梦,梦见一条孽龙不想行雨,被雷公追击,于是躲在石头里,结果被雷公连连劈中,身亡后化为一道红线,魂魄则坍缩成石心。
刘二保仗着姐夫是地方官,有权有势,自然不把这些村民放在眼里,领了几个狗腿子,大摇大摆到了村口,不由分说,凿碎鉴龙石,果然现出一块两寸见方的青色石心。
村民状告刘二保,说他亵渎神明,将海神留下的圣物毁坏。刘二保早有对策,反咬村民们来路不正,乃是乱贼之后,幸得当地百姓淳朴,接纳他们,而他们定居之处,原本是刘家祖先拥有的沙地。
两方各不相让,地方官与刘二保沆瀣一气,力证无名村落为刘家祖地,村民们势单力薄,输了官司,经不住屡次恐吓,含泪远远地搬了出去,再不能在这海边捕鱼。
前脚刚走,夜里突然来了场飓风,携着巨浪,将村舍毁为废墟,因为走得及时,倒无一人受伤,村民们各安天命,有积蓄的就开个小杂货铺,没有钱的就在作坊里讨个生活。
那刘二保得了石心之后,越看越喜欢,这宝物会随天气阴晴,发出不同光彩,刘二保专门造了一个宝斋,附庸风雅购了许多字画,然后将石心摆在最显眼位置,一有空暇,就领客人前来观赏。
数年之后,刚过四旬的刘二保,渐觉体力不支,心疑染疾,瞧了许多名医,总不见效,这病一日重似一日,五月初四,最后一次推开宝斋的门,仔仔细细地摩挲石心良久,两腿一抻,一命呜呼。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儿子。儿子刘文炳自小耳濡目染,秉性与刘二保极似,舐腚拍马,欺善怕恶,每日饭后,也喜欢去这宝斋转悠,品茗论物,尤喜爱父亲留下的这枚石心,特意打磨几副水晶镜,让宾客放大细细观瞧。
刘文炳空有刘二保的脾气,却无他的手段,五载未及,家境渐渐败落,竟然也走了父亲的老路,患上奇症,胸闷心疼,终于一日,两手捂着胸口死在塌上。
妻妾四人,在刘文炳活着之时,没有生个一儿半女,这人甫一入棺,连抢带拿,把老掌柜宝斋里的东西,顺了个一干二净,石心落在二姨太手里,急着典当换钱,把它卖给省城大布商张施良。
张施良对刘家这传家宝早有耳闻,倒也厚道,给了这妇人一大笔钱,购得石心之后,捧在手里,打量了整整一夜,翌日,来到一宝行,配置了一副纯金框架,把石心镶嵌其中,挂在胸口。
又过半载,张施良逛街遛鸟,看到前方有民众围观,走近一瞧,却是一个妇人,怀抱一个三月大小的婴童,掉着眼泪。一问才知,妇人是外地人,来省城寻找做生意的丈夫,到了才知道,丈夫已病死十日,尸首还在义庄,没钱安葬亡夫,又举目无亲,怕是连老家都回不去了。
那怀里的婴儿,睡得正香,全然不知母亲艰辛。
张施良心里叹气,伸手取下钱袋,将里面的银子全数交给妇人,又劝她切莫担心,吩咐说若在这省城有甚难事,只须提提他“张施良”的名字,对方便会给几分面子。
妇人千恩万谢,接了银子,跪下叩头,碰醒襁褓里的孩子,婴童睁开睡眼,盯着张施良看了看,突然大哭,仿佛见到了什么可怕东西。
张施良刚要离开,瞧他这般哭闹,似是受了惊吓,不禁自嘲道:“我又非恶鬼夜叉,还能吃了你不成?”这孩子仍是啼哭,死死盯着张施良身上某处。
张施良顺这方向一看,却不晓得那石心何时露了出来,电光石火间,心里猛然一惊,忖道:“这孩子为何盯着它不放?人常言,婴童顶阳骨还未闭合,能瞧见鬼神妖怪,难不成这石心另有乾坤?”忆起自配戴之后,老是犯困,时常精神萎靡不振,不由得哆嗦起来,又交待了妇人几句,快步回了宅院,唤来管家,让他好好调查这石心之事。
管家前前后后耗时半月,将石心来源梳理清楚,然后禀告张施良,张施良大骇,“我还道此物是什么宝贝,原来是个大凶之物,本来我欲将它做为传家之宝,留于子孙,谁曾想那刘二保父子皆因为迷恋此物,身染重疾去世,眼下我也颇感乏力胸堵,还要它做甚。”害怕它再害人,于是远远地将它抛入海里。
说来也怪,过了数月,这病渐渐愈了,张施良唏嘘道,“那刘二保因为做一怪梦,凿开鉴龙石,获得石心,又勾结官府,将村民赶走,却恰恰在迁居之后,海啸不期而至,那老天爷似是借刘二保之手,救下这十几户人家哩,可惜他为人奸恶,早早因石心而亡,我街头偶遇妇人,施手相援,却因这婴童啼哭,心生警兆,反救了自己性命,真可谓是冥冥中自有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