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体质差、爱生病?家长4个习惯惹的祸,占了2条以上,赶快改
小钰已经两周没上幼儿园了,这两天像“林黛玉附体”一样,感冒、发烧、咳嗽轮番来,让尽心尽力带娃的奶奶很着急,赶紧给送回来,催着小钰妈妈带孩子去检查,为什么孩子这么容易“中招”呐?

如今正是春夏交接的时节,天气干燥,空气中粉尘、细菌、花絮的数量大增,气温变化大,正是孩子生病的“高峰期”,一大批家长因为孩子生病发牢骚、抱怨。然而,孩子之所以免疫力低、爱生病,身体各系统发育不完善是一方面,更多是因为家长的喂养习惯不对,无形中影响了孩子免疫力,让孩子“战斗力”不足,踏入“爱生病”的体质怪圈,给各种疾病可趁之机。
孩子体弱多病,家长赶紧看看,自己有没有4个习惯:

1、一生病就吃药
宝宝稍微咳嗽一声、打个喷嚏,家长就紧张兮兮,让孩子吃药、打针、跑医院,希望把孩子的病“扼杀”在萌芽状态。殊不知,偶尔的感冒等小毛病,能促进身体代谢“废物”,让免疫功能活跃,提高孩子自身的抗病能力,一味的吃药、依赖外力抵抗病症,只能破坏孩子的免疫系统,让孩子变得更容易生病,而且抗生素类药物,还会一定程度的损伤还脏腑。

2、穿衣捂得太厚
老话说:“小孩无六月”,意思是孩子怕冷不怕热,所以很多家长带娃都把孩子裹得像“小粽子”一样严严实实,但是,孩子正处于发育的“快速期”,体质“纯阳”,代谢旺盛,如果捂得太厚,体内生热无法散失,孩子就容易上火,而且孩子喜欢跑跑跳跳,运动出汗多,毛孔开放,一旦安静下来,更容易受寒、感冒。

3、强迫孩子吃饭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身体好、发育快,所以从小给孩子“进补”,不光饮食上“大鱼大肉”,还有额外的钙铁锌硒,还挑食、吃的少,也会连哄带骗“强迫”孩子多吃饭,这样过度喂养,会给脾胃增添负担,容易出现积食、消化不良等胃肠问题。肠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胃不好,还进一步降低孩子抵抗力,让孩子变得容易生病。

4、睡眠不足、质量差
睡觉不仅是大脑休息的时间,更是整个机体恢复活力,孩子身体发育的时间,现在的孩子普遍有跟着父母“熬夜”,一到晚上就精神的毛病,睡觉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不仅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使身体免疫力降低,导致孩子食欲不振、容易感冒、生病,给智力、身体发育和健康埋下隐患。

提高孩子“免疫力”,家长可以这样做:
1、多喝“肽菇末”
从添加辅食,到3岁的阶段,是孩子最容易生病的,家长可以给孩子补充肽菇末,肽菇末集合了多种营养元素,可以给孩子身体发育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更重要的是,含有多种免疫因子,能激活孩子自身的免疫能力,让孩子体质强、少生病。

2、多“捏脊”
捏脊要以7岁为分界线,孩子7岁以内,体质薄弱、容易生病时,家长就可以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从小而上给孩子捏一捏,刺激背部多个穴位,疏通与脏腑相连的经络,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