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发病率高达20%!

文 / 米果儿MIGO
2019-05-06 09:2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简称佝偻病)

是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

导致生长期骨组织矿化不全

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

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

编导 / 立炜

摄像 / 靖威

后期 / 慧玲

编辑 / 蕾哥

平面 / 咪路

0-3岁的宝宝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多见于4个月~3岁的婴幼儿

维生素D缺乏还影响神经、肌肉

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

对小儿的健康危害较大

病 因

室内活动过多日照不足

维生素D的摄入量不足

钙的摄入量不足

奶制品的摄入量不足

这些是导致营养性

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病因

根据年龄段不同

症状的表现不同

症 状

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主要是一些症状性的表现

哭吵不安、易惊醒、烦躁

对于2-5岁的宝宝

主要的症状表现有

枕秃、方颅、鸡胸、漏斗胸

或是肋缘外翻

对于5岁以上的宝宝

可能会有手镯征、脚镯征

严重的会出现X型腿O型腿

预防&治疗

孕妈妈在孕期有足够的户外活动

每日1~2小时充分暴露皮肤

在孕后期建议孕妈妈补钙

饮食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保证宝宝在出生以后

钙的储存是充足的

宝宝出生以后

也要保证充足的日照

多晒太阳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

比较简便有效的措施

家长带宝宝尽早户外活动

活动时尽量暴露皮肤

但要避免强光直射导致皮肤损伤

12个月以下的婴儿

无论喂养方式如何

补充400IU/d(10μg)剂量的维生素D

可足以预防佝偻病

12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及成人

通过饮食或营养素补充剂

来达到维生素D的需求

至少600IU/d(15μg)

(摘自《营养不良性佝偻病的预防与管理全球共识建议》)

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

富含维生素D的有

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等

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

合理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佝偻病多伴有微量营养素缺乏

应注意调整膳食结构

遵从医嘱适当补充

婴幼儿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

应积极预防维生素D缺乏

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