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孩子看似简单,实际有讲究,大人正确的抱姿能避免宝宝受伤害
同事小童前两天顺产生了一个大胖儿子,今天公司不是很多事,我约上几个办公室的同事一起到医院看望这位新妈妈,同事小童和我们说,看到软绵绵的,娇小的宝宝,她和老公都不抱,早上,护士叫她学抱一下宝宝,第一次抱宝宝的她紧张得浑身冒汗。
抱孩子看似简单,实际上也有讲究。新手爸妈往往没有经验,要么生怕弄疼宝宝,所以不敢抱,要么就抱得很别扭,特别是使劲他还哭了。
抱起新生儿其实是一门技术活,因为刚出生的宝宝,肌肉和关节都比较脆弱,不过,新生儿也绝不是脆弱到一点力都不能受,掌握了一些方法和要领,正确的抱起姿势能有效避免他受伤害。而且,抱得好,大人也不累也不用担心宝宝危险, 爸爸妈妈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抱宝宝了。

下面琦想妈妈和大家聊聊抱宝宝这些事。
01.新生宝宝的抱法首先我们看一下从床上把新生宝宝抱起来的注意事项
新生宝宝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头部比例较大,颈部肌肉又没有力量,所以很多爸爸妈妈在抱宝宝的时候,生怕会闪到孩子。那么,爸爸妈妈在抱新生宝宝的时候,就要注意对其头颈部的支撑。
如果想将床上躺着的宝宝安全地抱起来,就一定要注意自己手的姿势,最关键的是要稳,爸爸妈妈的手要稳定地支撑起宝宝的关键部位,才能让宝宝感觉舒服、安全。
具体步骤如下:
1.俯下身体,把一只手轻轻地放在宝宝的后颈部下面,用手掌包住宝宝的整个头部,同时也托 住宝宝的颈部,将宝宝的头撑住。
2.将另一只手伸到宝宝的小屁股下面,包住宝宝的臀部和背部。

3.两个手腕用力,慢慢地把宝宝抱起来,抱起时一定要始终托住宝宝的颈部,防止宝宝的头向后仰。然后,要用腰部和手部的力量配合着托起宝宝,移入自己怀抱
4.如果要抱着宝宝移动,而宝宝又没穿衣服,身上比较滑,为了避免宝宝从你手中滑下去,你可以将右手的拇指卡在孩子的大腿根处,其余四指继续托住宝宝的臀部,这样就可以更加牢靠了。
妈妈将宝宝从从床上抱起来后,可以用这2种方法抱新生宝宝。
一.摇篮式抱法
最适合用在新生儿身上的是摇篮式抱法,让新生儿身体贴着大人胸腹部,躺在大人手臂上。具体抱法如下:
1.大人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如果不是平躺就把他翻成平躺。大人弯腰将一只手插入新生儿颈部下方,另一只手反方向插入臀部下方,双手一起用力将宝宝托起来。
2.托起的同时,托着颈部的前臂向内侧转,让宝宝的背部躺在手臂上,这时候他的头颈部就自然躺在手肘处了。托着臀部的前臂向外转,手肘向内转,让宝宝的臀部和腿放在手臂上,手掌就自然托着宝宝的背部了。这时候两条手臂以及自己的身体是平行的,手臂承托宝宝的面积是最大的,宝宝就很舒服了。

二.竖抱
竖抱和横抱一样,要保护好宝宝的头颈部和腰椎,使宝宝不要受太大力。新生儿时期适合的竖抱是让宝宝胸腹部贴着大人胸部,头部搭在大人肩膀上,大人一手抚着颈后,一手护着其后背和臀部。
具体方法如下:
1.妈妈要先把宝宝横抱起来,然后托着头颈部的手肘往上移,托着臀部的手臂往对侧送,让宝宝转成竖直趴在大人身上。
2. 托着头颈部的手臂转一下,用手掌轻轻握住宝宝后颈,让他的眼睛高出大人肩膀,手臂和身体夹住宝宝身体,另一只手托住宝宝臀部就可以了。
3.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竖抱起宝宝后,大人的身体要略向后仰,这样宝宝的脊椎受力就不会太大了。
竖抱宝宝要注意
很多老一辈都会不让竖着抱新生儿。新生儿的确不应该长时间竖着抱,但偶尔竖着抱一下也是可以的。其实宝宝是很喜欢竖着抱的,竖着抱对他的视力发育、智力发育、头颈部肌肉力量增强都是有好处的。 在拍奶嗝的时候可以采用竖抱的姿势。
所以,新妈妈没必要那么紧张,新生宝宝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脆弱。当然竖着抱也要方法正确才行,并且早期不要太频繁,每次一两分钟就可以。满月以后就可以时不时竖着抱一下了。

把新生宝宝放回床上的注意事项
把宝宝放回床上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首先,要先让宝宝的臀部落在床上。
2. 把宝宝头部慢慢放低,但不要急着将承托头部的手臂抽出,而是要先将托住宝宝臀部的手抽出来,然后用这只手去接一下宝宝的头部。
3. 把承托头颈部的手臂抽出来,再把宝宝的头部轻轻放到床上。
02.大一点宝宝的抱姿随着宝宝长大,抱的方法和花样还会增加,而且长大一点的宝宝早已经不满足于一种抱法了。妈妈们要多尝试一些抱法,以便让宝宝得到更多的锻炼和体验,同时自己也可以用多种方式交替抱宝宝,以免因长时间用同一种抱法导致某部分肌肉过于劳累。
1.面对面的抱法
让宝宝坐在妈妈的腿上,与妈妈面对面,他能更清晰地看到妈妈的面部表情、嘴形、眼部动作等。满月以后可以偶尔尝试面对面的抱法。抱的时候,一手托住宝宝的后颈,一手托着宝宝的臀部,让宝宝的身体略向后仰,大概二三十度角,以减轻宝宝腰椎的压力。如果妈妈是坐着的,可以让宝宝坐在妈妈的腿上,手扶着宝宝的后背就可以了。如果宝宝的骨头已经比较硬实了,只需双手相对,像握球一样固定他的手臂和身体就可以了。

2.身侧夹抱的方法
这种抱法在给宝宝洗头的时候用特别适合。妈妈先侧身对着宝宝,远离宝宝的那一只手放在宝宝头颈下方,另一只手托住宝宝臀部、腿部,将宝宝托起来,身体配合夹住宝宝的身体即可。宝宝七八个月后,可以单手像夹篮球一样短时间把他夹在身侧或身前都行。
3.脸朝前的抱法
宝宝满6个月以后,头部已经能稳定居中直立了,这时就可以像抱一个枕头一样抱着他了。让宝宝脸朝前,妈妈双手臂平行搂住宝宝的胸部和腹部就可以了。
4.跨坐式抱法
宝宝6个多月以后,可以试着让宝宝跨坐在妈妈的腰侧, 妈妈同侧手护住宝宝的腰间就可以了,另一只手可以扶着宝宝的臀部。用这种方法抱宝宝,宝宝大部分重量在妈妈的腰上,让妈妈的手臂省力不少。 宝宝长到1周岁后,这种让宝宝跨坐在腰侧的抱法可以改为让宝宝面对面地跨坐在肚子上的抱法。宝宝双腿分开夹着妈妈的腰,妈妈的手扶着宝宝的腰和臀部就可以了,这种抱法也比较省力。

5. 安全座椅式竖抱法
宝宝满3个月以后,妈妈可以让宝宝像坐安全座椅一样坐在大人手臂上,大人和宝宝都会比较舒服。这种抱法使宝宝拥有和大人一样的视野,对他视觉能力的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他的大脑发育也有促进作用。方法如下:
1.先让宝宝仰卧,大人一只手从内侧插入宝宝头颈部下方,另一只手同样从内侧插入宝宝臀下,托住,将宝宝托起来。
2.大人上身后仰,同时托着宝宝头颈部的手向上转,托着宝宝臀部的手向下转,顺着身体后仰的劲,让宝宝后背靠上大人的胸部。
3.妈妈把托着宝宝头颈部的手抽出来,从宝宝的肩部向下从身前搂住他,另一只手宝宝两腿的下方穿过,跟前一只手的手腕相交,就好了。

这样抱着,大人的一只手臂是宝宝的座椅,另一只手臂是安全带,非常安全又舒适。注意这样抱着的时候,大人上半身一定要挺直或者略向后仰,以免宝宝脊椎的压力增大。
总之,不管什么抱法,大人一定要护着宝宝的颈部和臀部,因为颈椎和腰椎是最脆弱的地方,却又是最容易受力过大的地方,抱的时候一定不能让这两个部位过分受力或过度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