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把孩子给坑惨了——很多家长不知道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细节

文 / 青少年学习力指导师
2019-05-08 05:00

案例一 小军,男孩,六岁上小学一年级。妈妈反映,孩子谁见谁说聪明,即使没有听课,考试成绩依然是双百,老师反映在学校里,小军是天不怕地不怕,谁的话也不听的孩子。上课捣乱,跟同学恶作剧。

只要他在,课根本就无法上成,想站起来就站起来,想说话就随意说话,想离开教室,不跟老师打一声招呼就走了。

在我中心上课,有一次上课的时后,他有一个很不合理的要求:上课要玩玩具,我说不可以。他居然迷惑的看了我很久,仿佛在想,还有规矩呢?我需要遵守吗?

案例二 静静,女孩,八岁。爸爸带孩子来咨询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老师居然要劝退。校长对孩子的爸爸说:你把孩子带走吧,学费我们退给你,只要你把孩子带走,什么要求我们都答应。只要是你们孩子上学,所有的后勤人员都要齐上阵,到学校的操场上去找孩子……太纠结了!

静静一点都不安静,上课时,她总是在捣乱,我建议其他的孩子不去理她,她会大声的喊叫,吵闹,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根据家长的回忆,小军和静静在幼儿园的成长经历极其的相似。他们都是受老师宠爱的孩子。因为他们的聪明和讨人喜爱,老师对他们的行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他小朋友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秩序,他们都可以例外,不用遵守。并且他们得到的表扬也是最多的。老师觉得他们好玩可爱,老师每一次打饭都会带着静静。她上课可以不坐到座位上。小军是唯一可以不用睡午觉的孩子……

他们是明显被老师宠坏了的孩子。

案例三 媛媛,女孩,三岁半。妈妈和奶奶带孩子来的。第一次见到她,就好像看到了一个移动的表情包,太可爱了:皱眉头、挤眼笑、咧嘴哭,在短短的两分钟快速的走了一个来回。妈妈说孩子被诊断为智力低下、自闭症、多动症。

我们要上课了,孩子拽着妈妈的手不让妈妈离开,大声哭闹,躺在地上打滚,妈妈依依不舍的慢慢走到教室的门口,还是不忍心离去。我建议妈妈离开,妈妈才不放心地把门关上。

孩子在上课时,他想干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如果你不允许,我就趴在凳子上哭。她在用要挟妈妈的方式应对我。

妥协、溺爱,造就的很可能就是一个个任性的“熊孩子”

孩子0---6岁是建立规则感和秩序感的关键期。

从两岁开始,孩子就会通过和大人的互动,通过做游戏等活动,逐渐的去学会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规则感。和同龄孩子的活动中培养出他们的秩序感。

可是由于老师或者妈妈一些成人对孩子的溺爱,和错误的教养往往忽略了这一重要能力的培养。

一些人为的环境教养方式却剥夺了他们习得这些能力的机会。看似他们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独宠,是这份宠爱让他们学会了把自己的利益成为优先,学会了无组织无纪律,这反而害了他们。

这使得他们在日后很难重新调整原来已经习惯的行为模式。到了上学时,他们很难适应环境,遭到了重创。他们也弄不清楚到底怎么了?于是就会出现各种行为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拖拉,不会交朋友等问题……

所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感和秩序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贯穿在我们教育始终的一项重要任务!

老师把孩子给坑惨了——很多家长不知道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细节老师把孩子给坑惨了——很多家长不知道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细节

#心理咨询师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