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次生日花费10万!小学生的攀比之风有多重,家长怎么让它停下

文 / 恐龙快乐英语
2019-05-12 12:01

近日,南京一位妈妈向孩子的校长写了一封求助信,信中反映,自从孩子上三年级以来,几乎每个月都能接到同学过生日的邀请。

生日会的档次一个比一个高,消费一个比一个大,甚至一场生日会能用掉10万-12万。


这个妈妈十分头疼:孩子互相攀比,礼物堆成小山,这样下去,还能学习吗?

过一次生日花费10万!小学生的攀比之风有多重,家长怎么让它停下


随着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孩子之间的攀比现象也变得严重起来。

最近和朋友聚会时,3位已经有了孩子的家长,纷纷向我倾诉了她们的烦恼。

牛牛妈妈说自己最近头很大,因为4岁的儿子总是要新玩意儿,上个月吵着要买滑板车,这几天吵着要买旱冰鞋,理由竟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都有!

话音刚落,幽幽妈妈就迫不及待地说:“我家女儿也是!”幽幽刚上小学,就要求妈妈为自己准备iPhone、iPad,说:同学们都有,我没有的话怎么跟大家一起玩?

还有一位宝爸,他3岁的儿子只要跟小区里的小朋友游戏过后,就缠着他买这买那:对面楼的皮皮有电视里的玩具枪、前门的华华有的遥控玩具车可好玩啦,我全都要!

过一次生日花费10万!小学生的攀比之风有多重,家长怎么让它停下


3位家长都不知道如何是好,相互凝视,唯有泪千行。

陷入攀比之风的孩子,往往会注重物质上的不足,提出各种要求,一但不能满足,就大哭大闹。

之前有“人家的爸爸开奥迪,你开QQ别来接我”的男孩,一句话伤透了父亲的心。

攀比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理性分析,只是一味地沉溺于攀比中无法自拔,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对人对己都很不利。

身为家长,面对爱攀比的孩子,该怎么办?

过一次生日花费10万!小学生的攀比之风有多重,家长怎么让它停下



孩子为什么会攀比?


想要解决孩子的攀比问题,就要找出背后的原因。

在心理学上,产生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

简单地说,你和他人比较时,因自尊或是虚荣,而产生了攀比的行为。

但有些时候,行为上表现出来是攀比,可能实际上却另有原因,和所谓的“同伴压力”有关。

同伴是孩子的主要交往对象,想要进入某个群体,就要受到群体里其他同伴的影响,为了和他们保持一致,会受到同伴压力。

过一次生日花费10万!小学生的攀比之风有多重,家长怎么让它停下


邻居家的孩子因为要买新款篮球鞋和邻居大吵大闹,邻居怪孩子太过虚荣。

我和孩子好好交流了一番,才知道,孩子是害怕被朋友抛弃。

他的朋友们都有那款篮球鞋,也只有穿这款鞋的,才能聚在一起打球,为了加入朋友,他只好也要求父母买一双。

如何引导攀比的孩子


其实攀比不全是坏事,心理学上,攀比心理分为两类,一类是正性的,一类是负性的。

正性攀比,比如孩子之间比谁表现更好,谁的成绩更好,谁的小红花更多,只要适度,对孩子并没有坏处。

过一次生日花费10万!小学生的攀比之风有多重,家长怎么让它停下


那么该如何引导孩子的攀比心理呢?

1. 让孩子认清楚真实情况

薛涌是在美国工作的华裔教授,多年前,他刚搬到美国,境况并不好。

家里没有车,也没有宽敞居所,一家三口一度住在狭小的阁楼里。

许多家长害怕自己的贫穷会影响孩子的自信,所以选择隐瞒真实的经济状况。

但是薛涌却不这么认为,瞒是瞒不住的,孩子虽小但一定能觉察出“差异”,他会向孩子诚实交代家里状况。

过一次生日花费10万!小学生的攀比之风有多重,家长怎么让它停下


女儿经常约请小朋友来家玩,但大多数来了一次后就再也不来了。

女儿在幼儿园时被人询问:“你们家怎么没有车呀?”

当女儿反问他时,薛涌如实回答:“我们没有钱买。”

结果如何呢?

几年后他发现,女儿对贫富差距完全“免疫”,一直非常自信快乐,既不嫌家贫,也不羡慕别人家富裕。

过一次生日花费10万!小学生的攀比之风有多重,家长怎么让它停下


女儿七岁时,有小朋友来家里玩,然后问:“你们家是穷的还是富的?”

她坦然回答:“属于偏穷的,你家呢?”

言语间,小姑娘坦诚、落落大方,毫无扭捏自卑之感。

在薛涌看来,孩子是否会因家贫而失落,取决是父母自己怎么面对贫富差距。

当父母对自身境况不自信,遮遮掩掩或唉声叹气,对他人则羡慕嫉妒恨,孩子岂能自信?

当父母坦然面对真实的情况,孩子才不会因为家境患得患失,才能保持自信,不受攀比影响。

过一次生日花费10万!小学生的攀比之风有多重,家长怎么让它停下


2. 正确面对更优秀的人

去年有件事情,一位父亲开着法拉利接送孩子,其他家长觉得这样不好,老师就通过微信向他发起建议,让他以后不要再开跑车来接孩子上学,

理由是:会引起孩子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

这位父亲回应,钱是我辛苦赚来的,不偷不抢,想给孩子最好的,有啥不对?

然后就被踢出了家长群。

过一次生日花费10万!小学生的攀比之风有多重,家长怎么让它停下


在这件事里,真的是孩子们在攀比吗?其实都是这些“柠檬精”家长在嫉妒,攀比不过,就孤立和针对,隐藏不住的是内心的自卑,在这样影响下的孩子,才更容易去攀比。

面对经济上的客观差距,面对资源上的稀缺现实,在财富上不如人的父母,就一定要采取对抗或蔑视的态度呢?

显然不是。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爸爸带儿子在街上走,一辆进豪华跑车从身边驶过。

儿子不屑地对爸爸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

爸爸则轻描淡写地说:“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过一次生日花费10万!小学生的攀比之风有多重,家长怎么让它停下


人与人之间的客观差异摆在那里,自然会影响孩子,但面对它的态度,却是父母可以引导的,如果只是嫉妒,只能让孩子学会攀比。

3. 正确的竞争方向

和他人比较是普遍存在的,所谓“人外有人”,不管你怎么优秀,也会遇到比不过的人。

但是这之间的差距,也可以转化为竞争的动力。

有个朋友家的孩子,刚上小学,朋友让他专门和班上最厉害的人攀比。

跟最壮的孩子比跑步、踢球,跟最聪明的孩子比下棋、做题,比着比着,他反而变得越来越好。

过一次生日花费10万!小学生的攀比之风有多重,家长怎么让它停下


攀比有时候也是正当的竞争,能提升人的士气和斗志。

家长所要做的就是,确保孩子在攀比竞争时能够来成长和超越,而不是嫉妒和伤害。

攀比并不都是坏的,家长们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引导,才能让孩子从差距中收获提升的动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