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吼”和“几乎不被吼”的孩子,长大后的差异,真的很明显

文 / 淘米妈咪
2019-12-09 16:51

说起生娃后最大的变化,很多宝妈表示并不是自己的身材走形,而是自己的嗓门变大了。的确,只有带过孩子的父母才知道,带孩子久了自己的情绪时常不受控制,而且嗓门变得也越来越大。不知道是因为带孩子时间长了,不耐烦,还是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每当孩子做错事或不听话时,就会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

案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徐(化名)的爸妈都是脾气很火爆的人,平时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时,就会克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冲着小徐吼骂。

而小徐沉默寡言,每到放学时,他都不愿意走出校门,每次去上学也不愿意离开家门。有一天他回到家,匆忙把衣服脱下来挤进洗手间去洗,这时妈妈正好过来,看到展开的衣服上深深地印着几个脚印,呵斥道:“你这又和谁打架了?为什么总是这样不听话?”妈妈冲着小徐一顿吼骂后离开了,留下小徐默默地在那洗着衣服。

小徐洗完衣服走出洗手间,正好撞见爸爸干完活回来,爸爸顺手就给了小徐一巴掌,责骂道:“整天只知道打架,烂泥扶不上墙。”他承受着爸爸的打骂,低头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其实,孩子从小是不是经常被吼骂,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经常被吼”和“几乎不被吼”的孩子相比,长大后都有哪些差异?

1、孩子性格方面的差异

如果父母的性格比较随和、遇事冷静、处理事情通情达理,那么父母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孩子,孩子在处理事情时也会更理性一些。

所以,原生家庭环境和谐,教育出来的孩子,比那些经常吼骂教育出来的孩子更容易有出息。

2、孩子心理承受方面的差距

但相对来说,那些经常被父母吼骂过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要更强一些。而几何从不被吼骂、宠溺大的孩子,在受到挫折后,更容易被压力打倒。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对错,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既不能过于袒护孩子,又不能随意吼骂孩子。

那么,教育孩子到底应不应该吼骂呢?

总之,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一种固定的方式。但父母们要记住,无论在任何时候,自己都要做孩子最坚实的保护伞和最温暖的港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