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书靠他自觉?这么做父母都后悔了,逼着做或许更合适
一个小故事,带你了解更多育儿常识,假如您喜欢这样的故事,欢迎关注转发点赞
很多父母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孩子不爱学习、厌学的情况出现。特别是当孩子到了初高中的这个阶段时,孩子正处在一个心理叛逆的阶段里,有的孩子可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有的孩子可能会沉迷于刷小视频不可自拔,有的孩子可能会因为早恋或者就是想和父母等,都不愿意学习,听到学习就没有人影。

每当家长遇到这种情形出现的时候,都头疼到不想思考,但也难免会有家长觉得孩子学不学习都是他自己的事,他们做家长的没必要干涉。尽管有不爱读书的学生存在,也有很多是永远以学习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表现出很自觉很爱学习的态度,那么,这一类学生难道就是真的因为爱学习爱的不可自拔所以时时刻刻都在学习?

其实最终的答案就是,因为来自于一种逼迫感。这种逼迫感,既来自孩子内在,也来自孩子所受到的外在影响。很多孩子爱学习,可能主要是因为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愿意在长大之后因为自己的偷懒疏忽而变成“最不愿提起的孩子”。
其次是因为他们心里对于学习有一个概念觉得说只有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从而逼迫自己去主动地学习。而更多的,还是因为受到了外在的影响,比如说有一个讨厌的人想要在成绩上超过对方,比如说从小就受到了家人“要学习才有出路”的洗脑。比如说在受到了家长或者其他人的逼迫之下,所以能长期都给人一种“爱学习”的感觉。

孩子读书全靠自觉?并不是如此!网友:学会逼着孩子学习!
1.内力上逼迫孩子学习
内在上对孩子的逼迫,就是来自于父母从孩子出生后对孩子的引导。在孩子年纪尚幼的时候,对学习对成绩并没有什么概念,不理解好好学习是为了什么,也不了解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
但是只要父母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利用书籍、视频等引导孩子学习,让孩子明白学习是对自我提升的最大帮助,只有不断地学习、汲取知识,才能得到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
比如说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陪孩子看书的时候,就可以在看完之后询问孩子看完这本书有什么感想,对什么人物情节最深刻,为什么最吸引他的目光。

同时,也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写写读书笔记,交流读书的感悟,说在父母看来最吸引他们的是什么情节有有什么的感悟。再告诉孩子自己的感悟之所以会和他有所不同,是因为他们所经历的事、所看过的书都有所不同。
所以感悟上也就会有所不同。在陪孩子看书的过程中,父母如果能够做到以上的引导,那么,也就会培养出孩子主动思考的习惯,长大之后,对于学习这件事也就会有一个打心里的追求感,自然也就会主动去学习。

2. 外力上逼迫孩子学习
外力上的逼迫,也就是给予孩子一定的“正向反馈”,比如说孩子取得了什么好成绩的时候,给孩子奖励他所想要的玩具等,比如说孩子取得了什么奖项的时候,就带孩子出门旅游一次等。
这些对于孩子来说,小小的好处都能够起到“激励式逼迫”的作用,会激发孩子的斗志,从而更好的去学习。当然,除了这些好处之外,还有在孩子取得成就之后父母的表扬,老师的欣赏,以及同学的羡慕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激励孩子继续学习。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会去主动学习,也都是带着功利性的,不管说是内力逼迫还是外力逼迫一个人去学习,最主要的都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有欲望,带着自己的欲望和目的去学习,也才能长久的保持着一种学习的热情。所以家长在孩子小时候时,可以通过引发孩子对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孩子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
比如说孩子在小的时候可能不明白学校的重要性,父母可以给孩子定一个目标,告诉孩子好好学习对一个人的未来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刻意练习孩子排除干扰的能力。

比如说每天给孩子规定多长的时间玩耍,多长的时间看书等,循序渐进地养成孩子的一种习惯,孩子在学习上也就会越发地自觉起来。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作为家长的人们,要有以身作则的模样,从自己的形象去影响孩子的行为。
想了解更多育儿常识,欢迎关注我们,您的关注点赞转发,将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