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追踪研究,心理学专家用9个维度解密孩子的气质密码!
看点 外滩君曾分享过一份哈佛教授的“基因研究”,研究表示:孩子们不是白纸,他们如何成人很大程度上由基因决定。那如何才能了解自家孩子的特质呢?今天这篇文章分享了如何从9个维度解密孩子的气质密码,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特质,并掌握应对相应特质的策略。
文丨小马君 编丨Travis
在育儿信息的不断轰炸之下,父母们似乎被洗脑一般地认为,自己就是孩子最重要的“救世主”,大人任何细小的行为都会影响孩子一辈子,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应该对他们所有的行为负责。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本来无可厚非,但在养育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忽略一些事,一些我们根本改变不了却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的事。孩子本身的“Temperament”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temperament这个词在中文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我们暂且将其翻成“气质类型”)。

第一,我会教父母像一个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那样,破译孩子在9个维度上的天生特质,让父母更加科学地直面自己孩子的与众不同。
第二,我会教父母在应对孩子极端特质时的最佳应对策略。要记住,那些你以为的劣势,只要利用恰当,都可能能成为他人生长跑中致胜的关键。
早在半个世纪前,心理学界泰斗级人物亚历山大·托马斯(Thomas)与史黛拉·切斯(Chess)就发现人们在分析孩子行为的时候遗漏了一个关键的维度——就是“孩子天生的Temperament”(一般翻译为气质、性情、性格)。

2个月时,孩子在睡觉时喜欢扭动,更换尿布时扑腾得非常厉害;
2岁时,刚把孩子放到婴儿床里,他的第一反应是想怎么从里面爬出来,很少能直接安心入睡;
10岁时,孩子非常喜欢玩对抗激烈的运动,很难有坐定的时候。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 为孩子创造一个高能预警机制,比如给他做一个情绪牌,或者你们之间制定一个暗号。告诉他,如果感觉自己有洪荒之力需要发泄的时候,赶紧使用这个机制,并且允许他释放。
2. 平时上学的时候,最好能陪孩子步行或者小跑去学校,放学后也先释放一下过量的精力再回家;
3. 如果孩子犯错误,尽可能避免使用“限制户外体育运动”来作为惩罚条件。

2个月时,孩子睡觉的时候很乖,基本上不折腾;
2岁时,孩子喜欢玩安静的游戏比如拼图,可以连续几小时安静地听音乐;
10岁时,孩子喜欢慢悠悠的生活方式,喜欢下棋和看书。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 在孩子活动的时候,给他留出足够长的时间。
2. 与孩子一起设定计划完成的时间,并且使用“计时器”来记录时间。
3. 如果孩子按照原计划的时间完成了任务,一定要不吝赞美。
孩子行为的可预测性
(极容易预测)5—4—3—2—1(极难预测)2个月时,孩子每天都是每4个小时喝奶,排便也很有规律;
2岁时,孩子的午饭总能吃得很多,睡觉前也会按时吃一顿小点心;
10岁时,孩子一直准点吃饭,每天的睡眠时间也很固定。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 如果原本的计划有变动,一定要及早通知孩子。
2. 在平时要有意识多给孩子“打预防针”,告诉他如遇情况有变该如何灵活应对。

2个月时,孩子每天早上醒来的时间不一样,每天喝奶量也无迹可寻;
2岁时,孩子每天中午都入睡困难。很难做如厕训练,因为每次排便的时间都不一样;
10岁时,孩子每天晚上的入睡时间都不同。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 如果他的这点特质严重地影响了你的家庭习惯和生活,可以尝试人为创造那些本来不需要的“规律”。
比如到了晚餐的时间,无论饿不饿都先坐下。到了晚上睡觉的时间,无论能不能马上睡着都先上床躺着;
2. 孩子每次能准时交作业时,都加倍地鼓励他。
2个月时,孩子总是笑而且喜欢舔自己的衣服;
2岁时,孩子不在自己的床上,也能睡得很熟;
10岁时,孩子即使是第一次滑雪也会非常地开心。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 打心底里知道这个孩子对新事物非常好奇。因此,要严格监督他日常接触的新东西是否可能对他造成伤害。
2. 让他深切地知道,在一个新环境下需要格外地提高警惕。

2个月时,抵触喝奶。只要有陌生人在场就大哭;
2岁时,孩子不愿意接近其他陌生人。到了沙滩会大哭并且不愿意接近水;
10岁时,参加夏令营时,每天都会吵着想家,且不愿意参加新的活动。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给孩子足够的空间,给他比别人更多的调整时间去面对一个新环境。
2. 默默地鼓励孩子,但是不要逼迫他一定要参加新活动或者交新朋友。
2个月时,孩子第一次洗澡有一些抵触,但是很快就开始享受洗澡。看到陌生人也经常笑;
2岁时,孩子很乖,和爷爷奶奶一起待一周没见到爸妈也不吵不闹;
10岁时,孩子喜欢露营,虽然一开始也会想家,但是很快就积极地投入到营地生活中去了。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告诉孩子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而不是想都不想的人云亦云。
2.鼓励他在参与活动之前多给自己一些时间思考,到底自己喜欢的是什么。

2个月时,极力抵抗换尿布,经常发出刺耳的叫声;
2岁时,孩子每一次剪头发都以惨叫收场,坚决不从;
10岁时,到了新学校,或者班级里换老师就没法适应。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 成人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
2. 在去往一个陌生环境之前,做足够的角色扮演以及练习。
3. 在孩子出现压力很大的时候,及时告诉他爸爸妈妈可以感受到他的压力,并且鼓励他把这种压力给说出来。
(极敏感)5—4—3—2—1(极不敏感)
2个月时,只要成人稍微一动奶瓶,孩子就不再吮吸;
2岁时,成人需要非常艰难的哄睡过程,才能让孩子入睡;
10岁时,孩子拒绝所有容易发胖的食物,或一定要把水温调到刚刚好才能开始洗澡。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 经常告诉他爸爸妈妈可以感受到他的情感,并且告诉他一些可以让自己心情舒畅的方法,比如听听音乐,做深呼吸,闭目养神等等。
2. 敏感的孩子对于温度要求非常高,给他们穿衣服的时候最好选择单件面料薄的,多备几件,方便他们根据自己的感觉脱掉或者穿上衣服。
3.避免不必要的过度刺激。比如强光,噪音等。

2个月时,孩子不太容易被响声吵醒。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都爱喝;
2岁时,孩子和谁在一起都不吵,稍微一哄就睡着了;
10岁时,就算生病也不太抱怨,什么食物都吃。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 成人可以说出那些显而易见的“提示”。比如:让孩子去听环境中的声音,让他闻闻周围的气味,或者表达出某种颜色的变化。
2. 成人也可以解释一些肢体语言,比如:一个表情,一个眼神分别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2个月时,孩子特别喜欢对着父母笑,只要尝新食物都会抿嘴;
2岁时,孩子很容易把自己逗笑,能够自己穿上鞋就开心到不行;
10岁时,孩子读到有趣的段落就会大笑,有一些小成就就会特别享受。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关注孩子一些细节,因为有些极度乐观的孩子是用乐观来隐藏自己内心的悲伤。
2.引导孩子合理地抒发伤心,愤怒,恐惧以及不安的情绪。

2个月时,孩子非常难哄,只有双手抱着才能哄睡。只要放到摇椅上就开始大哭;
2岁时,孩子在剪头发的时候就大哭,母亲不能离开孩子的视线范围;
10岁时,孩子只要有不会解的题目就大哭。如果没睡好会一直眼泪汪汪的。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 可以忽略一些孩子日常无病呻吟的负面情绪,但是在他真的悲痛的时候给予充分的关注。
2.鼓励他去描述那些可以让他感到快乐的事情。
3. 成人要成为孩子“积极心态”的榜样,用真实的行为表现让孩子感受到“乐观”。
2个月时,孩子只要尿布有一点湿就大哭;
2岁时,孩子的玩具被拿走后会歇斯底里地哭,激动的时候也会大声尖叫;
10岁时,如果发现自己有一道会做的题做错了,会哭湿整页作业纸。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教会孩子一些可以控制自己感情的小技能。
比如:管理好自己的愤怒,可以和自己说话,去安静的角落读一本书让自己平静下来等。

2个月时,就算尿布湿了也不会哭;
2岁时,如果别的孩子打了他,他会露出惊异的表情但不会打回去;
10岁时,如果做模型的时候有一个错误,孩子能悄悄地把它修正,不会自责。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 不要误认为孩子没什么反应就没有情感了,要花心思去读孩子温和背后想要抒发的情感。
2.非常仔细地去听和观察孩子的行为,试图从细微的线索中读取孩子的情感需求。
(注意力极不容易被分散)
5—4—3—2—1
2个月时,即使更换了尿布还是会不停地哭;
2岁时,会只顾自己玩,忽略母亲的呼唤;
10岁时,能在非常嘈杂的环境里读书。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要他去干一件别的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大声告诉他,甚至有肢体接触,并且多给几轮的倒计时提示。
2、给孩子设定好闹钟,并且提前告诉他下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2个月时,只要一塞奶嘴就不哭了;
2岁时,只要被吸引去干别的事马上就不发脾气了;
10岁时,做作业的时候需要绝对的安静。在面对琳琅满目的货品时,孩子很难决定买什么。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 尽可能地减少环境中存在的干扰,比如夏天最好能把空调打开,选择比较安静的环境让孩子写作业等。
2. 家长不要唠唠叨叨的,把所有的指令缩到最短。
3. 和孩子建立一个“提示”机制,比如和他商量一个手势,如果成人发现孩子走神了可以用这个手势去提示他。
2个月时,孩子只要有精力就能持续不断地哭;
2岁时,孩子会只玩一款拼图游戏,直到完成;
10岁时,只要不喊停,孩子可以一直看书。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 在每一次切换新活动前,给予反复的提示。
2. 关键时刻提醒他,不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需要完美主义。

2个月时,宝宝哭一下就停了;
2岁时,如果一个玩具比较难玩,很快就放弃了或者马上把玩具交给成人;
10岁时,孩子每做10分钟作业都需要上一次厕所,喝两口水,吃一口点心。从来没有从头到尾读完整过一本书。
面对这些孩子的策略:1. 把一个需要长时间做出的任务分成短时间的小任务,每完成一点都让孩子休息一会儿。
2. 如果孩子非常努力地坚持完成一个长时间的任务,需要对他这种“持续”的精神大力表扬。



怎么样? 你已经破译出了你家孩子的气质密码了吗?我自己的是:“425515335”。欢迎大家在留言板里分享自己或者孩子的密码,看看有没有和你或者你孩子匹配度很高的娃。


作者:小马君,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硕士,现居美国,任职于美国最大的早教机构之一的Bright Horizon,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战经验。
出处:常青藤爸爸 该公号由耶鲁大学毕业,在世界顶级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运营,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关注外滩教育阅读 3500+篇优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