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一孕妇产前大出血,ICU:输血时相当于换了全身的血
“快!快!快!病人情况危急,胎儿的头已经掉在外面两个小时了!” 10月21日凌晨3点多, 随着救护车鸣笛声的传来,榆林市星元医院妇产科突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从榆阳区金鸡滩镇卫生院送来一名产妇的情况十分不妙。
孕妇大出血无产前检查
及时判断完成手术
10月21日凌晨,对于星元医院妇产科的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不眠之夜,一位从金鸡滩镇卫生院送来的产妇情况十分危急。“当时我们二线的大夫在值班,发现病人情况比较危险,就通知了我赶到医院。”星元医院妇产科主任高秋霞说,病人从当自己赶到现场的时候,产妇的婴儿头已经突出在了阴道口,初步判断婴儿已腹死胎中。
产科医生急诊进产房分娩中心查看发现,此孕妇已经剖宫产两次,这次是第三次妊娠。“最让人担心的是,患者从来没有在我们医院就诊检查过,而且也没有任何的产前的检查。”高秋霞说,患者既往病史不明又突然死胎临产,这让手术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经过妇产科医生初步诊断诊断,该孕妇是“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应启动危重孕产妇救治应急预案。在值班院领导的指挥下,高秋霞和妇产科医生罗树玲以最快速度赶到产房参与抢救。
“当时孕妇来的时候还和我们产科的护士说了几句话,之后就没了意识。”高秋霞说,产科全体医生、护士和急诊到场,以最快的速度抽血、配血,建立有效的三路静脉通路。在血制品没到位的情况下,首先保证了患者的有效循环量,抢救措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为了抢救产妇生命,高秋霞当即决定进手术室切除子宫,尽快止血。然而沿原切口进腹时,发现了棘手的问题:“前两次剖宫造成患者盆腹腔内子宫下段与膀胱的致密粘连,手术刀划过的地方都是硬邦邦的。”高秋霞说,“因为已经剖宫产两次了,她的腹内已经找不到正常的解剖结构了,粘连严重,在手术过程中,出血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患者已经休克。”
时间不等人,手术台上的患者已经出现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征象。胆大心细的高秋霞逐层分离粘连,暴露出患者子宫下段怒张的血管,快速逐步断离韧带,并在泌尿外科医生上台协助下完成了手术。
ICU接力抢救三天三夜
七天后病人脱离危险
妇产科手术后,医院值班领导火速组织八大科室紧急会诊,各科室主任专家,为患者制定一系列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案。早已等候在ICU的王建华主任医师团队立即进行下一轮的维持生命的抢救。
“当时妇产科在手术的时候就给我们通知过了,病人的情况很危险。”王建华说,病人昏迷以后没有排尿,所以导致了肾功能衰竭,而且血小板非常的低。
“之前的血小板只有1左右,正常人都是在30万左右,七天以后患者的血小板就逐渐增加了。”王建华称,当时病人失血过多输了20多个单位的活细胞,相当于5000—6000毫升的血,相当于把全身的血重新换了一遍。
经过前期抢救治疗,在第四天的时候病人情况已经逐渐转好,在第七天的时候病人的意识已经逐渐恢复。“这样的病人能抢救过来真的很不错,医院在前后期的处理上衔接也非常到位。”王建华说,病人的腹腔里还有一部分积血,二次手术还有一定的风险。在经过十多天的观察后,家属将病人转到了唐都医院进行治疗。
提醒:
有过剖宫产史的产妇
需要注意凶险性前置胎盘
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是剖宫产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凶险性前置胎盘往往与大出血相生相伴,有过剖宫产史的产妇再次怀孕时,胎盘恰巧植根在前次留下的子宫刀疤上。”高秋霞介绍到,这样就会产生瘢痕,此区域无法提供胚胎生长所需要的血液供应,但胚胎为了拼命寻找养分,胎盘内粗大的血管甚至会穿透子宫的肌层或直接穿入膀胱。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许多头胎为剖宫产的妇女都希望能再生一个孩子,因此导致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病日益增多,这也成为产科医生最具挑战的疾病之一。
“虽然此次抢救非常成功,但随着临床上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概率的提升,作为榆阳区危重产妇抢救中心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 星元医院副院长张鹏辽呼吁,除了医院自身做强一支多学科会诊抢救的专业队伍外,仍亟需各级行政部门能更多地对危重产妇抢救中心给予政策的倾斜和支撑。
华商报记者 张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