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更便利!《人民日报》关注楚雄元谋“一村一园”

文 / 九派新闻
2021-03-23 00:19

各地不断出台措施

优化托幼服务

■ 投入更多资金支持农村学前教育,提升农村地区儿童入园率;

■ 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丰富幼儿教育理念;

■ 开展分层、分类专业培训,为幼师成长搭建多元学习和发展平台。

3月22日

《人民日报》刊发文章

《各地优化托幼服务,提升学前教育水平

——幼儿入园更便利 幼师成长也受益》

看看云南楚雄安定村幼儿园

是怎么做的

提升软件硬件水平努力实现一村一园“谁的小手放得好?我的小手放得好。谁的小手最听话?我的小手最听话!”课堂铃响,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黄瓜园镇安定村的幼儿园里,孩子们一边唱着课前歌曲,一边背着小手,比比谁坐得更端正。看着眼前景象,园长李明满是欣慰。2017年前,安定村没有幼儿园,只有当地一所小学开设了相当于大班的学前班。“不少村里3—5岁的孩子只能由父母或者老人带。个别家长把孩子送到更远的黄瓜园镇中心小学幼儿园或者民办幼儿园。”2017年,当地小学撤并后,政府投资300多万元,原有校址改建为幼儿园。地方还是那个地方,里头却大变样:室内分了活动室和休息区,室外设立了滑梯、秋千、沙坑、绿地。“2000多人的村子,300多个孩子,幼儿在哪儿,幼儿园就建在哪儿!”元谋县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股股长杨晓聪告诉记者,元谋县充分利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通过新建、改造等开办公立幼儿园,不断提升学前教育硬件水平。安定村幼儿园按照年龄段办起了3个班。按照县里要求,采取“游戏化”教学,美工区、益智区、生活区、建构区、表演区……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在游戏中养成行为规范、培养兴趣爱好、提升学习能力。上厕所要排队、吃饭前要洗手、上课不能说悄悄话……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进入小学后,行为规范一时半会儿适应不了,农村小学的老师往往要拿出不小的精力去规范课堂秩序。“一年幼儿园下来,孩子很快就能适应行为规范,为以后打下基础。”李明说,孩子的进步有目共睹,幼儿园的好口碑渐渐传开,报名人数多了起来。如今在元谋县,全县78个村委会开办幼儿园(班)83个,基本实现“一村一园”,全县学前一年入园率99.03%,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6.52%,基本实现了学前教育全覆盖。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投入学前教育,民办幼儿园通过提供校车接送、夜间住宿等服务吸引偏远村组的孩子,提升了偏远村组孩子的入园率。

推荐阅读: